船沉了!4000辆新车全烧!电动汽车惹的祸?

汽车巨头面临双重索赔

货船沉没,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诉求再燃

货船沉没,4000辆豪车陨落

2024年3月18日,一艘名为"绿白之柱"的巨型货船在途经大西洋时突遭意外。船员发现舱内冒出浓烟后立即启动了应急程序,但最终仍无法控制火势蔓延,被迫弃船。随后,这艘载有近4000辆宝马、奔驰等豪华新车的运输船在大火的吞噬下逐渐侧翻,最终连同车辆一起全部陷入了深不见底的大西洋。根据初步估计,这一事故直接造成了超过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随着事故原因的进一步查明,后续影响可能将更加广泛和深远。

事件经过及直接损失

据悉,当天上午11时许,货船突然遇到了火情。很快,浓烟开始从船舱内冒出,驾驶舱的火警系统同时拉响,船长立即下令采取应对措施。经过约1小时的努力,火势未能得到控制,反而在船舱内迅速蔓延。眼见情况危及全船,船长不得不向附近航线发出"求救信号"。

几艘附近航行的船只迅速赶到了事发海域,很快对"绿白之柱"号启动了救援行动。由于当时海况恶劣,近半数船员在转移过程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直到下午4时许,所有38名船员才总算被成功转移至救援船只。此后,经过4天的燃烧,"绿白之柱"号彻底沉没。

除了装载的3964辆汽车外,事故还造成航运费、燃油、装卸费用等直接损失。据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亿美元。考虑到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事故调查和清理费用等,事故的总损失恐怕还要更高。

电动车电池安全性再受质疑

最令人关注的,是对于这起事故肇因的猜测。根据航运公司最新通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货舱内一辆装载的电动车电池组可能出现了热失控,从而引发了这场大火。由于事故过于惨烈,很难对其他可疑目标进行进一步检查,因此这一结论算是目前最大概率的原因

如果这一推测被证实,那电动车电池安全性问题必将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对于一种以高能量密度电池组为动力的新兴交通工具来说,电池热失控之后很难扑灭的特性无疑将构成一个至关重要的安全隐患。

虽然电动车起火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火灾。2018年,国内一款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自燃,消防队员耗费近6个小时仍无法彻底扑灭,当事车主不得不目睹爱车被烧成空壳。电池热失控后持续释放的热量,让普通的灭火手段常常失效。

必须指出,电池企业和车企已经在安全防护上作出了不懈努力。隔热层设计、温度监控系统等多重措施都是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发生。但是,随着续航里程的持续增加,未来电动车载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还将进一步提高,为了应对更大的热失控风险,整个行业需要继续加大安全防护设计和测试力度。

整车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索赔

电池安全性担忧只是这起事故带来的影响之一。长远来看,这些车企也将面临来自全球各地客户的天价索赔。

据了解,这艘船上运载的4000余辆车型涵盖了宝马、奔驰等多个豪华品牌、共计上百种车型,销往地点分布世界各地。不难想象,如此巨大的损失一旦被分摊至每个订购方,将产生怎样的冲击力。

更让人担忧的是,订购方除了价值高昂的车辆本身外,还会追究船运公司、车企及仓储运营单位等各参与方在安全操作和防护方面的失职和责任。一旦认定哪些单位存在过失,后续索赔金额恐怕将更加惊人。

我们大致看一下,这批车型中就包括宝马的顶级跑车M8、奔驰的豪华旅行车GLS等型号,购车价格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即使仅按最低几十万的单车价格计算,货损本身也轻易超过百亿元。如果再加上精神损害赔偿等因素,总索赔金额指定会给涉事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电池和运输安全双重要求加强

除了警示电动车电池安全性外,这桩事故同样折射出集中大量运输高端车辆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

在过去,多数汽车生产和装配是在当地完成,再通过铁路或公路陆运的方式运往全球各地交付。但是,随着业务全球化布局的加快,海运已成为汽车出口的重要运输方式。每年有数千万辆整车通过航运进行远距离运输

实际上,此前也发生过多起整车运输时发生意外的案例。2018年,美国的一艘汽车货轮发生火灾,共损失数千辆汽车;2019年一艘日本货轮亦曾在发生火灾后全船沉没。之所以单船运输会造成如此巨大损失,是因为汽车制造商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往往选择在一艘大型运输船上集中装载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个品牌整车订单。如此集中的运输模式无疑提高了事故损失的潜在风险。前车之鉴,不难想象这起事故之后整个行业是否会对此模式加以审视和调整。至少对于部分高端车型来说,采取分散运输的方式恐怕会更有利于规避风险。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不可忽

...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运输,安全性始终是摆在车企和物流公司面前的头等大事。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安全课题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电动汽车被誉为绿色出行的未来,但在向新能源交通工具大规模转型的进程中,安全性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电动车从设计理念到生产制造,从使用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从安全角度予以审慎把控。对于车载动力电池而言,单纯依赖于热监测等被动防护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电池本身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持续优化创新

与此同时,针对密集运输导致的潜在风险,汽车制造商和航运公司亟须在运输方案、装载方式、应急救援等多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安全生产,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才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扫清障碍。

最后,这起事故也向全球各个保险公司敲响了警钟。由于存在上述种种潜在风险,电动汽车的保费定价、理赔流程乃至整体承保策略都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全面评估和调整。保险企业务必审时度势,为新时代的汽车运输及使用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风险防范服务。

总的来说,尽管此次事故给相关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但也正是借此次不幸我们才能看清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只要我们从中汲取教训,以更加审慎和全面的眼光来评估安全隐患,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大投入,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光明。因为任何一个朝阳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安全应运而生的挑战也终将被逐一攻克和化解。